這本書在前一陣子引發美國大眾激烈的討論和波瀾,
作者父母從菲律賓移民美國,她成為移民第二代的美籍華裔,
在父母嚴格的要求及教育下,成為耶魯大學的法學教授,
她也用相同的教育觀點教育兩個女兒,且將育兒心得出版,
偏偏書中所倡之教養方式和西方社會強調尊重孩子的核心大相逕庭,
引發美國社會大眾的一片撻伐,甚至覺得作者虐童!

基於好奇,此書在台灣出版之後立刻買來一睹為快,
不知是作者文筆好或是翻譯者的功力高深,我覺得這是一本很精彩的書,
且不論書中教育論點,它本身就是帶點自嘲幽默又生動流暢的回憶錄,
回憶的是虎媽這十幾年來如何教育女兒們追求成功,達到目標,
若只看其中幾個片段,會覺得這樣的媽媽真的很殘忍無情,
為了栽培兩個女兒的音樂之路,每天練琴至少三小時,假日加倍,
連全家出國旅遊也要帶著小提琴、到當地想盡辦法租借鋼琴,
在旅途中沒有一天可以中斷練琴,理由是中國父母常說的:
你在玩的時候,XXX已經在拼命練習,快要超過你了!

大女兒可以配合媽媽的腳步,而小女兒可讓媽媽吃足了苦頭,
後來對媽媽嚴厲的管教展開反撲,甚至在蘇俄的紅場當眾摔玻璃杯,
媽媽後來投降了,選擇讓女兒自己決定她的發展,
這本書也很真實的將這段辛苦的過程記錄下來。

書中最吸引我也印象深刻的一段,是虎媽生日的時候,
全家人出門吃飯,在餐廳小孩拿出一張草率完成的生日卡片,
虎媽立刻拒絕收下,而且指出她們的敷衍和隨便,
她的外國老公冷汗直流,因為外國人通常會立刻說:「太棒了,謝謝...」之類的,
有人譴責虎媽說這樣會造成小孩心理的創傷!
虎媽的大女兒在附錄中也提到這件事,
她說若她是認真做了卡片而被退回,她會覺得被否定而受傷,
但是她自己心知肚明那張卡片花了不到三十秒,連鉛筆都沒削,
所以她知道媽媽不是在否定她,後來她們回家認真的做了卡片,
媽媽一直珍藏到現在....
我真的體會到很多父母喜歡給小孩隨便的讚美,以為那會建立自信,
虎媽說:小孩建立自信的方法是讓他們做到原本他們以為做不到的事!
而且有時我們並沒有明確的告訴孩子真正的價值是什麼,
孩子也會混淆或不清楚,只迷失在看似尊重卻沒有教導的愛裡。

且不論作者的教育觀點,我在書中看到的是一個媽媽驚人的毅力及愛,
她不是全職家庭主婦,自己是耶魯大學教授,授課、演講、開會....
還要四處奔波接送孩子往返學校和音樂課程,自己也勤做筆記,
(我知道我就做不成虎媽,因為我真的很懶,
光是想到小孩學才藝要接接送送,還要盯小孩讀書,我就怕......)

書中附錄有她兩個女兒的心得,大女兒非常感謝媽媽的栽培,
她也說,外人可能不知道她們也有歡樂的時光,
而且更重要的是媽媽讓她學會更獨立的思考判斷,
小女兒就是雲淡風輕的談談心目中的媽媽。
虎媽說,中國人傳統父母的教養,看似不看重小孩的感受和表達,
可是多半小孩長大卻很感念親恩,了解父母的苦心,
西方人從小就尊重小孩的意見,可是長大之後親子關係卻比較淡薄,
其實這本書是一個華裔移民第二代的教養奮鬥過程,
許多移民第二代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在異鄉出人頭地,
我們也分享了一段滿特別的教育過程,思考自己的教育觀是什麼。

滿有趣的一本書,作者也終於反省,愛與紀律該如何調配比例,
何時該嚴格要求孩子、何時要放手尊重他們的選擇,這真是父母最大的功課。

這是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sliu1016 的頭像
    csliu1016

    花顏巧語

    csliu1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