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前有個學生考上師大,在學校常常跟同學說光仁的師生關係很好,
其他同學很難想像到底是可以有多好?所以他決定帶同學回光仁實際體會一下。
帶著大學同學在校園走了一遭,沿途碰見的老師都熱情的寒暄問好或交談,
那份溫馨和自然的情感交流,讓大學同學嘆為觀止....
這可能是許多光仁畢業學生的感受,除了耽溺在光仁的氛圍中,
其實最吸引人的還是回學校賴在老師身邊「取暖」,
尤其畢業越久,跟老師越會發展出一種「亦師亦友」的情感。
教書廿年,教過好幾千個孩子,可不是每個都叫得出名字,
有些因為回來帶營隊跟輔導室過從甚密,就會「永誌不忘」,
今天就有位意外的訪客,高中畢業已經十五年了,
一見面我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們心情都有點激動,
他眼眶泛淚,我想是因為感受老師的溫暖與關心,
我也好想念這個亦師亦友的學生,給他最大的鼓勵與祝福,
在職場廝殺奮鬥,只有回到學校,心情才能感受真正的安頓與放鬆,
這裡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利害關係,
彼此腦海浮現的,都是青春歲月最歡樂美好的回憶,
師生之間的趣談或糗事,每件都拿來毒舌一番,
只有跟老師的默契好、交情夠,才能有那麼精采而深入的對話,
不是泛泛的交談著彼此的近況,而是深入的分享生命的故事,
當老師最大的安慰與喜悅就在這片刻,讓我們找到工作的意義。
這種「份量」的學生不多,見面不須暖場,就可以毫無隱瞞的分享生活真實的感受。
忍不住摸摸他的頭,給他正在奮鬥的人生及追求的幸福最大的加持,
其實在輔導室三不五時還是會有畢業的校友甚至家長要跟我們約談話,
希望所有離開光仁校園的孩子,都帶著這個學校的祝福和力量,
勇敢的開展他們的人生!
全站熱搜